汽車應用通常被視為最困難的領域之一,因為它具有極端的工作溫度范圍和強烈的機械振動。汽車電子操控系統的動作必須快速、正確、可靠,傳統通過分立電子元器件搭建的電路監測控制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汽車的要求,需要通過硬件集成、直接交換數據和簡化電路,并提高智能化程度來確??刂茊卧獎幼鞯恼_性、可靠性和適時性。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汽車的機械結構部件都已受電子裝置控制,但汽車車體內的空間有限,構件系統的空間更是極其有限。理想的情況是,電子感應、控制單元應與受控制部件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整體,這就要求新一代傳感器件和控制電路盡可能地微型化、集成化。
汽車的各種功能部件都有各自的運動、操控特性,對汽車傳感器而言,大多處于非常惡劣的運行環境中,而且各不相同。諸如工作狀態時的高溫,靜止待命時的低溫,高濃度的油蒸汽和活性(毒性)氣體,以及高速運動和高強度的沖擊和振動等。因此,傳感器和電路必須要有高穩定、抗環境干擾和自適應、自補償調整的能力。據霍尼韋爾的陳陽介紹,汽車傳感器在出廠之前要經過高低溫存放、恒定濕熱、熱沖擊、泥漿噴濺、鹽水噴濺、振動和電磁干擾等嚴格測試,確保產品性能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與上述要求同樣重要甚至更關鍵的一個條件是,汽車電子用的電子元器件、模塊必須要能大規模工業生產,并能將成本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新一代智能傳感器就是這方面的典范。例如智能加速度傳感器,它不僅能較好地滿足現代汽車的各項需要,而且因為可以在集成電路標準硅工藝線上批量生產,生產成本較低,所以在汽車工業中找到了自己最大的應用市場,反過來也有力地促進了汽車產品的智能化。
--- 摘自電子工程專輯